博源国际

      新时代的路港青年之四:坚守一线奉献青春,风雨筑路甘洒汗水
      来源:安徽路港公司 时间 :2018-09-01 浏览量 :6969
        2017年6月,京台高速公路安徽省方兴大道至马堰段改扩博源国际程第2合同段正式开工建设 。工程采用“四车道改八车道 、两侧拼接为主、局部分离”的扩建方案 ,设计时速120公里,改扩建后 ,路基标准横断面宽度达到42米。项目工期紧、任务重 、难度大,安徽路港公司第一时间组织人员快速进场 ,成立了合安高速改扩建02标项目部 。

          这是一支朝气蓬勃、团结协作、爱岗敬业、锐意创新的高素质青年队伍 。他们深入践行“诚信为本、敬业至上”的核心价值观 ,用点滴奉献,一路披荆斩棘,树起一面创誉创效的大旗,创下工期可控、管理到位、施工规范、经济与社会效益双丰收的佳绩,树立了安徽路港项目建设的标杆。
         
        在施工一线,总能看到一个风尘仆仆的身影。在几百个日夜里 ,在近20公里的战线上,他不分昼夜晴雨,奔波于施工现场,看望工人 、督查进度、查找问题、解决困难 。
          他就是项目常务副经理——朱进 。
          对于工作,朱进从来都不遗余力 。本标段较相邻的两个标段晚进场4个月,为确保任务按期完成,朱进统筹全局、细致思考,于2017年9月底组织开展“大干四季度”劳动竞赛活动,并制定工程任务进度奖惩措施,带领作业班组争分夺秒、马力全开创业绩。
          全体施工队伍不遗余力 、全心投入,经过3个月的紧张施工,终于在2017年底完成业主下达的节点目标,得到各参建单位的一致好评 。
          沥青下面层试验段施工前,朱进高度重视 、超前策划,详细编制施工方案 ,明确责任部门和责任人,认真进行技术交底和班前交底。摊铺当天,他带领试验监理和驻地试验员对沥青料进行全程监查,从出仓到现场摊铺,不放过任何细枝末节,对各个环节高标准、严要求。经过6小时的紧张施工 ,试验段施工顺利完成 。
          不光技术上的精与钻,他更是同事们的主心骨与大家长,在生活与工作中 ,他总是从细节出发 ,关心大家的思想状况,与员工聊天拉家常 ,让离家在外的同事处处都能感受到家的温暖 。项目到哪,他就将爱心带到哪。
        朱进以实际行动传播企业文化 ,展现国企担当 。他以一颗赤子之心 ,筑梦交通。一次次挑战,磨砺着他坚韧不拔的精神 ,让他在业务上越做越精 ,一个个成果,彰显着他敢为人先的品质 ,让他在事业上越走越远 。
        江涛,现任项目现场生产负责人兼2号预制场团队主管 。他带领着团队攻坚克难 ,总结出“一团队、一条心、一件事、一起拼”的工作理念 。在这个平凡却光荣的岗位上,他用热忱和努力 ,不断为工程建设添砖加瓦、贡献力量。
        初次接触桩板式路基项目的他感慨道 :“当初接下这块‘硬骨头’时,心里没少打鼓。”为了顺利完成任务,他除了积极配合技术人员从方案精细化抓起,更是根据现场问题及时召开落实纠错会议。功夫不负有心人,桩板式路基在软土路段的顺利应用,使项目在减少资源占用 、缩短施工周期方面取得显著成效。
        江涛常说:“工程建设要拿出绣花一样的精细劲儿 ,精准发力 。”从现场分类管理,到2号预制场驻地筹建 、作业区浇筑,他带领着大家像绣工一样飞针走线,用实实在在的精细功夫,为实现工程阶段性胜利助力 。
        年仅27岁的工程部部长付灿初次担此重任 ,从一开始的项目驻地规划建设到后期的现场施工管理 ,他遇到了很多以前没有遇到过的难题 :施工计划如何编排?与计划对应的人料机如何准备 ?施工方案如何编制 ?施工成本如何分析……
          从初出茅庐,到能够统筹考虑成本、进度、质量、安全 、效益 、地方问题协调等方面,这其中付出了多少汗水,只有付灿自己清楚。每天晚上,他除了认真总结当天的工作  、填写施工日志外,还会仔细安排好第二天的工作,做到心中有数。
        作为成长在施工一线的青年人,他豪情满怀地说:“时代的潮流浩浩荡荡 ,机会只眷顾坚定者、奋进者、搏击者,而不会等待犹豫者、懈怠者、畏难者。作为青年一代,只有不断磨砺自己 ,不断迎接挑战,才能不辜负这个伟大的时代  !鹰击长空,我要做新时代的奋进者 ,用青春书写属于自己的故事 !”
        在施工过程中,试验员虽然只是幕后默默无闻的工作者,但他们的工作却在控制质量 、降低成本的过程中发挥着举足重轻的作用 。
          针对工程技术难度大 、试验项目多的特点,试验室主任汤云飞多方查阅,带领试验人员增加试验检测频率,按照“事前预测 、事中控制 、事后评估”的方法,严把质量关。工期紧张时,他几乎整天都在拌合站和摊铺现场,试配配合比 ,采集各项数据 , 、调整、再试验 ,每天只能睡上4 、5个小时 。
          汤云飞说 :“不断学习才能不断进步,学习不仅仅局限于试验方面,在现场施工、项目管理方面 ,我同样需要进行深入了解和学习。”
        “走在龙头,位在龙尾”,如果将工程建设比作一条龙,这就是测量员李良对自己的定位。工程施工,测量先行。测量工作进展的快慢,直接影响着后序工作的进展。在施工进度快速推进 、任务繁重艰巨时 ,李良常常天刚蒙蒙亮就出发,到施工现场开展测量工作 ,“迎着朝霞出门,踏着夕阳而归”是他的工作常态。
        测量人员能力的高低 ,关乎工程质量的优劣,他们手中操作的测量仪器就是测量工作的全部,李良说 :“测量是我的职业 ,更是我一生追求的事业。”虽然入职不久,但他已经能够熟练地掌握测量工作的各项要领。在做好测量放线工作的同时,他还协助技术负责人编制施工方案、进行技术交底 、参与工程技术资料的指导与编制、陪同施工员进行现场质量检查、协助安全员督促落实施工现场安全工作。
       
        在外人看来简单的施工过程背后,是数不清的技术支持 ,任何一点差错都会导致工程质量出现问题 ,技术员汪洋一直将求知进取作为技术员必备的职业素养,将创新求变作为追求卓越的工作助力。
        在施工过程中,新问题不断地萌生  ,例如使用聚苯乙烯泡沫进行空心板芯模施工。为了顺利使用新工艺 ,解决芯模局部变形等问题 ,对于空心板作业没有任何经验的汪洋经常向有经验的同事虚心请教 ,努力学习有关方面的知识,最终使问题迎刃而解 。
        随着施工高峰期的到来 ,项目安全管理工作面临着严峻的考验,专职安全员张谦用高度的责任心 ,踏实、细心的工作态度担负着确保项目安全的重任,为项目筑起一道严密的“安全防线” 。
        为达到场地占用小、体验效果真实、体验内容丰富的效果,项目部建造了公司首座VR安全智能体验馆 ,最大限度地模拟真实场景下的安全事故,让施工人员通过视觉 、听觉 、3D模拟体验不安全操作可能带来的严重后果,从而有效提高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促进规范施工,预防安全事故 。
          在张谦和他安全部的同事们看来 ,紧跟时代的步伐是安全管理工作提升的重要方法,他们不仅紧跟信息化潮流、积极对设备系统进行更新应用、对一线工人在VR体验馆开展学习教育、对体验设备进行检验,同时还带领技术管理人员对互动游戏体验设备进行专项考核 ,提升项目管理人员和施工人员参与安全教育培训的兴趣。
        在项目安全部全体人员的努力下 ,自项目进场筹备至今,安全管理工作有序开展,安全教育交底实现全线覆盖 ,安全管理制度得到进一步贯彻落实 。
        在工地上,有一个特殊的群体,仿若坚硬岩壁上绽放芳华的花朵,平凡却又让人充满敬意,她们就是所有奋战在施工一线的女同事。
        安全资料员 、项目团支部书记宋美晨,自2015年毕业起便一直在项目上工作,从实习生到成为正式职工,她曾因思念家人而常常请假,曾因领导批评而心情复杂,曾因工作繁多而烦躁不安 。但时间的流逝渐渐带走了烦恼 ,她把对家人的思念转化为积极进取的动力,变得自尊、自立、自强,以巾帼不让须眉的精神为工程建设做出贡献。
        她从安全基础做起 ,不论春夏秋冬 ,每天都到现场进行安全巡查 ,并适时开展安全教育 。在课堂上 ,她耐心地解答学员的工作难题,课下,她还结合课堂效果对课程内容进行修改完善,使课程内容转化为有效的生产力。安全教育的成果在后续实践中得到了检验,为施工安全撑起了一片“晴空”。
        宋美晨同时从事项目团支部及宣传工作 ,为了高效高质地完成各项细而杂的工作,她坚持严谨细致的工作态度,努力更新思维、创新模式,为大家搭建了一个可以交流思想、沟通感情的平台 ,使项目部青年员工人员融为一体,以更加端正的态度投入到工作中。
        合同专员鲁岸朝是个沉默寡言的人,这样的性格导致他不太引人注目。在上个项目担任技术员时 ,他的项目经理曾告诉他 :“不是有希望才去坚持,而是坚持才会有希望。”这句话一直深深地印在他的脑海中,也正是这句话 ,让他逐渐实现了自己的价值。
          项目建设前期,现场工程量未完全统计,单位分部分项划分与各种工程量统计工作让他一时不知该如何下手 。为此,他刻苦钻研各种相关的资料,经常一个人加班至深夜,凭着这样的劲头,他仅用了一个月的时间 ,便将该项工作顺利完成 。
        奋斗的青春最美丽,鲁岸朝把大多数时间都用到了对工作的探索和钻研之中,他的一股韧劲使大大小小的问题迎刃而解。
        带领施工班组在1号梁板场负责梁板预制的班组负责人王龙,自1996年便进入安徽路港工作,投身于建设事业20多年的他感触颇多 :技术不断进步 ,工艺不断革新,一线工作者只有时刻学习进取,才能跟上时代的步伐 。
          从一开始做一些挡土墙、盖板通道和墙身工作,到现如今拥有组建了班组队伍 ,王龙的吃苦耐劳和认真实干为大家所熟知。
          本项目空心板较原梁板变窄,采用传统的钢质内膜等方案不能满足施工要求,王龙四处询问、多方调研,最终决定采用塑料泡沫内膜方案,并结合以前从事预制梁板工作时积累的经验,使用压扛加栏杆螺丝有效控制内膜上浮。这一工作获得了监理单位的一致认可。
          工期紧张时,为了顺利完成上级交办的任务  ,他带领工人全身心投入到紧张的施工过程中,皮肤黑了 ,身体倦了 ,他却从来没有任何怨言。在项目部举办的劳动竞赛中 ,他被评为“最美工匠”,他带领的班组被评为“先进班组”。
          建设交通强国,需要“工匠精神”。王龙常对年轻的班组人员说:“所谓工匠精神,就是把一件事情做到极致得好。细节做好了 ,才能成为真正的工匠。”在他看来,工匠精神就是一种执着追求完美的精神,在他的带动下,更多人开始刻苦学习钻研业务知识 ,他影响和带动着一批又一批年轻人成长进步。

        旗帜高扬,风帆正满 。安徽路港合安改扩建02标项目部全体参建人员凭着细致的工匠精神,如缎面绣花般相继攻克了各种难题,他们朝出两脚露,晚归一身霞,把最好的年华献给了祖国建设事业,用“舍小家、顾大家”的崇高品质诠释着爱岗敬业,履行着职责使命,正因他们永不懈怠的精神状态、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和从未停下的矫健步伐,才实现了一个个“天堑变通途”的梦想。

        XML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