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评线】中安时评:从百年党史中汲取青春的“红色动力”

    博源国际

      【地评线】中安时评 :从百年党史中汲取青春的“红色动力”
      来源:中安在线 时间 :2021-07-21 浏览量:4401

             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发表重要讲话时指出 :未来属于青年,希望寄予青年。这是对青年一代的殷切期望和伟大号召 。青年是祖国的未来,是民族的希望。青年一代要学好百年党史这最生动、最有说服力的教科书 ,从中汲取青春的奋斗力量 ,始终血脉中流淌着对党和人民的红色忠诚 、脚下追寻着先辈的红色足迹,在新时代赶考之路上续写“第二个百年目标”的优异答卷。

        从那一声青春的呐喊中汲取“革命理想高于天”的信仰之力 。一百年前,在中华民族内忧外患 、社会危机空前深重的生死存亡之际 ,在中国人民饱受战火纷飞 、列强宰割凌辱的水深火热之时 ,13位平均年龄只有28岁的中共一大代表,在嘉兴南湖的一叶红船上发出青春的呐喊。这一声呐喊点燃了中国革命的星星之火,有着开天辟地之力。那一声呐喊里有李大钊“新造民族之生命,挽回民族之青春”的呼唤 ,有方志敏“我渴望着光明;我开始为光明奋斗”的誓言 ,有杨靖宇“为了中华民族的解放事业,头颅不惜抛掉,热血可以喷洒”的抉择……小小红船承载着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承载着人民的期盼、民族的希望,沿着江西井冈山 、贵州遵义、陕西延安、河北西柏坡……历经风雨、逆流而上,成功驶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胜利航道,成为领航伟大事业巍巍巨轮。昔日革命的星星之火也已燃遍神州大地,为中华民族带来前所未有的光明前景 。

        从那一段青春的奋斗中汲取“越是艰险越向前”的拼搏之力。革命战争年代,奋斗的青春身影奔走在救国救民的道路上。“乱刀砍身决不跪下”的陈延年将青春定格在29岁,“生的伟大 ,死的光荣”的刘胡兰牺牲时年仅15岁 ,“舍身炸碉堡”的董存瑞用19岁年轻生命为部队开路……奋进新时代,奋斗的青春旋律回荡在祖国大地的各个角落。航天报国的嫦娥团队、神舟团队、北斗团队 ,平均年龄都只有30岁左右;脱贫攻坚战场上 ,无数青年用脚步丈量着事业的伟大 ;白衣为甲、逆行而上的抗疫战士,许多都是“90后”“00后”……一百年来 ,一代又一代中国青年为了心中的信仰,毅然决然投身为国家 、民族 、人民而斗争的伟大洪流,将个人梦融入复兴梦 ,在奋斗的漫漫征途上下求索、凯歌而行 ,以实际行动践行着以青春之我,创造青春之中国、青春之民族的青春宣言,在不懈奋斗中绽放绚丽的青春之花、书写壮丽的青春华章。

        从那一群青春的模样中汲取“乘风破浪会有时”的自信之力。奋斗是青春最亮丽的底色,是青春最动人的模样。如今,百年风雨、沧桑巨变。战火频仍 、滚滚硝烟 、枪林弹雨虽早已远去 ,但穿越时空的青春之光,透过历史的天窗,洒满华夏大地,照亮一颗颗拳拳报国心。如今 ,我们前所未有的接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拥有前所未有的自信和能力实现这个目标,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了不可逆转的历史进程。如今 ,在天安门广场上 ,一张张朝气蓬勃的面庞坚毅无比 ,一声声振奋人心的告白发自肺腑,这是来自青年一代对党和人民的庄严承诺 ,寓意着党和国家事业薪火相传、后继有人 ,透射出新时代中国青年坚定如铁的青春信仰和激情似火的青春模样。如今,我们党走过百年峥嵘岁月、百年筚路蓝缕,饱经磨难而生生不息 、历经劫难而生机勃勃,已经发展成为拥有9514.8万名党员的世界第一大执政党。胸怀千秋伟业,百岁正值青春,必将带领全国人民走向更加辉煌的未来 。

        踏平坎坷成大道,斗罢艰险又出发 。新时代是奋斗者的时代,更是属于广大青年的时代 。青年一代当接过时代发展的“接力棒”,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己任,奋勇拼搏 、迎难而上 ,闯关夺隘、攻坚克难,乘势而上 、开拓奋进 ,让青春在为党和人民建功立业中出彩,用无愧于党 、无愧于人民的业绩践行“请党放心、强国有我”的铮铮誓言 。

        XML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