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雨·书香

    博源国际

      细雨·书香
      来源:技师学院 时间:2022-06-09 浏览量:13731

      细雨·书香

      (技师学院  孙星语)


      滴答,滴答。“又下雨了 。”我望着窗外的雨无奈地摇了摇头,“看来今天下雨 ,是不方便出去的时候。就在家里找点事情做吧。”母亲听到了我的抱怨回答道。“知道了 ,知道了。”我敷衍地回答 ,而后进了房间,关上门,看着空荡荡的房间和满当当的书架 ,微微一笑:看来我找到事做了。

      我果断地拿起一本书,打开台灯在书桌前看了起来。这种场景不知在这个房间里发生了多少次,只记得从儿时起,一下雨我便钻进屋子里读书,在我看来 ,淅淅沥沥的雨声和阅读甚是相配 。每当在雨天这压抑的氛围中感到心情低沉时 ,书正是我最好的伙伴 。正如《岛上书店》所说“没有谁是一座孤岛,每本书都是一个世界 。”我天生不合群,一向话少,有过被孤立 ,有过被诟病,但我从未觉得我自己孤独,孤独对于我来说从来不是指街头的形单影只,而是心灵的孤苦无依。之所以我从未感到孤独,正是因为我与书相伴。无论是认识十几年的知心好友,亦或者是认识两三个月和我趣味相投的朋友 ,或多或少都会对我的某种思想有过不理解,这很正常,毕竟每个人受过的教育不同思想也随之改变。但书籍不一样,它不仅能表达出我所想表达的思想 ,而且能说出我这种思想的更多可能性。无论我身处何方,阅读总是能给我的心灵带来最温暖的慰藉。这份温暖伴随我成长,为我的青春添了一笔浓厚的色彩。

      阅读带给我的帮助远远不止这些 ,它更多地是教会我人生的道理 ,让我认识到隐藏在世界角落里的小温暖和黑暗。在我读过的书中,令我感悟最深的一本是《活着》,主人公徐福贵的人生可谓是相当的曲折,身边的亲人都离他而去,一次又一次的重演白发人送黑发人的悲惨场景。到了整本书的最后,徐福贵身边仅有一头牛陪着他 。他的人生就像翻倒的五味瓶 ,酸甜苦辣 ,千滋百味;又像六月的天,风云突变 ,反复无常。余华用朴实的语言描绘了生命的意义和存在价值 ,揭示了命运的无奈和生活的不可捉摸。就像余华老师自己所说,“人是为了活着本身而活着的 ,而不是为了活着之外的任何事物而活着。”这也是这本书所让我领悟的道理 。珍惜活着的每一天,尽量每一天都过得如自己所愿 。不虚度时光导致追悔莫及 。其他书籍也是如此 ,如《复活》揭示了沙俄的腐败统治,导致民不聊生 ,同时也告诉我,要想改变他人必先改变自己。就像鲁迅先生所说,“有一分热,发一分光 ,就令萤火一般,也可以在黑暗里发一点光,不必等候炬火。此后如竟没有炬火,我便是唯一的光 。”又如《简·爱》体现了在工业革命时期女性追求自由平等的时代进步的思想 。这都是值得我们学习的。这也正是阅读给我带来的知识,也是阅读给我带来的力量。

      也许,雨是春季的标志。来时不定 ,去时不定 。像极了一个自由的灵魂,染指世间的记忆。而与之相配的书籍里也正安顿着我洒脱的灵魂,我沉浸在一个个文字中,享受阅读的乐趣。“少年读书如隙中窥月 ,中年读书如庭中望月 ,老年读书如台上玩月 ,皆以阅历之浅深为所得之浅深耳 。”阅读伴随我成长 ,也将陪着我慢慢变老。可以说,我的生活离不开阅读。

      哒是檐上的的水滴滴在水滩中的声音,雨,停了。这时我手中的书也只剩下寥寥几页未读了 ,我往后一靠伸了个懒腰,随后又捧起书 ,阅读起剩下的内容。二十分钟后,我结束了当天的阅读。我合上书深吸一口气,把它放回书架。书回到了它该回的位置 ,虽然书是文本实体并不会真正到脑海里 ,但阅读了之后书中的知识,便自然而然地印到我的脑海之中 ,让我受益匪浅 。

      虽然当日的阅读结束了,但我的阅读之路远远无期  ,在这途中 ,知识是我最丰厚的礼物,而阅读伴我成长 ,陪我一生。

        XML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