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媒聚焦】新华社:江西遂川——博源国际路桥打造“优新美善”样板路

    博源国际

      【名媒聚焦】新华社:江西遂川——博源国际路桥打造“优新美善”样板路
      来源:安徽路桥 时间:2024-09-13 浏览量:1758

      新华社

        秋日的江西遂川,一派丰收在望的景象。在这里的秀美山林间,吉康改扩建如同一条玉带般蜿蜒伸展 ,诠释着“人享其行、物畅其流”的美好愿景 。

        三年来 ,安徽博源国际路桥吉康改扩建C1标项目全体建设者锚定“打造交通强国江西样板路、革命老区高质量发展示范路”的建设目标,优质高效完成工程建设任务,以匠心和汗水为江西交通高质量发展不断注入生机与活力。

        作为江西省主要的南北大通道 ,大广高速吉康段日均车流量达2万辆次以上。在项目建设过程中,必须保证四条车道通行,如何高效、安全推进工程建设是摆在项目团队面前的难题。

        面对施工任务,项目团队实施“清单化”管理模式和“做一段成一段”的施工理念。此外 ,建设者们积极创新思路,通过反复优化交通导改方案,加强交维设施投入 ,有效提高了通行路段的安全性 。

        另一大难点则是佛子岭隧道施工,该隧道全长4.28公里 ,处于地质断层,存在易坍塌 、淋水及涌水等难题 。在施工过程中 ,C1标建设者采用成套先进技术方案 ,经过450个日夜的奋战顺利完成贯通任务 ,创造该公司在同类型隧道施工中的最快纪录。

        此外,项目还积极探索管理模式与“互联网+”的融合 。通过BIM模型建模,与进度、计量、质量、安全、智慧工地应用等业务模块关联,可自动获取构件基本信息、地理位置信息以及产值、计量等动态信息,从而有效提高工程建设效率和质量 。

        在建设过程中,项目因地制宜,重点对循环利用、环境友好等要素进行统筹规划,做到“筑建绿水青山道,传承红色文化魂” 。

        为减少和抑制扬尘,项目建立全封闭的综合场站,并配备自动喷淋系统 、智能喷雾降尘装置及烟气净化设施,实现自动化降尘。在搅拌站粉罐顶部安装脉冲除尘器 ,利用电磁脉冲技术清除空气中的粉尘,从而在生产过程中实现绿色、环保的提升 。

        除了环境治理 ,项目还通过工艺改进提升环保水平 。在隧道施工中 ,推行“零开挖”技术,采用暗挖方式入洞,并在初支阶段即实施贴壁施工 ,确保在隧道安全快速推进的同时,能够减少对洞口自然景观的破坏。

        项目团队还积极践行“永临结合”的理念 ,按照永久性道路的标准建设施工临时便道和“三改”道路 。交通导改期间使用的混凝土护栏,在施工完成后被重新安置于中央分隔带中,从而大幅减少了对临时隔离设施的需求,实现了成本节约与环境保护的双重目标。

        修路架桥是一个双向奔赴的过程。在工程建设中 ,项目聚焦协调解决群众身边的“急难愁盼”问题 ,积极投身当地公益事业,实现项目建设与当地发展的良性互动 。

        2022年6月,连绵雨季引发的洪水淹没当地地势低洼的农舍 ,项目部立即组建了20人的党团员志愿服务队 ,转移村民至安全地带 。2023年春耕时节,项目部积极调用挖掘机帮助村民快速清理灌溉池塘和水沟,协助村民翻垦菜园、清理碎石 ,解决了农民的实际困难。针对528乡道因道路狭窄 、坑洼及临崖防护设施失修而严重影响通行的情况,项目部扩建4公里错车便道,翻修3公里村村通道路 ,并增设5处临崖防护设施,方便当地村民出行……

        如今,吉康改扩建C1标项目建成通车,已成为一条充满绿意的生态之路 ,一条承载人文内涵的文化之路和一条充满发展机遇的致富之路。安徽博源国际路桥的建设者们将继续肩负使命,在江西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中彰显更大作为。(胡智勇)

        XML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