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源国际

      媒体关注│安徽水利淮河流域重要行蓄洪区建设工程(霍邱段):筑起防洪屏障 守护群众平安
      来源:安徽水利 时间 :2024-12-04 浏览量:830

      近日,安徽水利承建的国家150项重大水利工程之一、38项进一步治淮项目之一 、“十四五”期间安徽省重点水利工程之一——淮河流域重要行蓄洪区建设工程(霍邱段)建设加快推进,受到安徽日报头版 、新华社安徽、中安在线等主流媒体关注报道。

      原文如下:


      近日,记者来到位于霍邱县境内的新建陈郢保庄圩施工现场 ,这里是淮河流域重要行蓄洪区建设工程(霍邱段)的一部分,现场热火朝天 。

      “霍邱县地势低洼平坦,是淮河流域开辟重要行蓄洪区最多的县。新中国成立以来,霍邱县开辟3处行蓄洪区,分别是城东湖蓄洪区 、城西湖蓄洪区和姜塘湖行洪区,行蓄洪面积1014平方公里 ,占全省33.2%,行蓄洪容量52亿立方米 ,占全省67.4%。”安徽省淮河流域重要行蓄洪区建设工程(霍邱段)建设管理处技术负责人吴显福告诉记者,2021年9月,安徽省淮河流域重要行蓄洪区工程项目可研报告获国家发展改革委批复,这是国家150项重大水利项目和38项进一步治淮项目之一 ,也是“十四五”期间安徽省重点水利工程之一 。霍邱段是该项目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新建保庄圩、庄台、排灌泵站,加固堤防 ,建设深水区溢流堰等,完善行蓄洪区安全建设体系。

      新建陈郢保庄圩,是霍邱段工程的1标段,已经完成主体堤防填筑工程,正在进行预制块护坡施工。

      “20多公里长的保庄圩,高达10米 ,基础的土方工程都是从最近的城西湖取土 。由于是湖底取土,土方的天然含水率较高。为保证基础工程的安全性 ,经多方商讨决定,采取取土场与填筑区结合的方式,一方面取土场深挖垄沟进行降排水,一方面在填筑区进行机械翻晒 。”安徽水利开发有限公司的现场负责人高宏建介绍,保庄圩的建设难点一开始就摆在眼前,就近取土,含水率高,运输距离也超过20公里,沿途交叉路口多,带来扬尘问题、交通安全问题。施工方严格落实管理制度 ,运输车辆全部采用环保车辆 ,车厢全覆盖 ,沿途不间断洒水降尘。同时,加强施工过程中交通指挥和协调 ,各关键路口设置交通疏导员 ,合理布置减速带 、警示标志等。

      负责土方施工班组的张小飞正在工地上带队施工。“因为取土区土料的含水率高,我们要保证堤防填筑质量 ,所以只要天气晴好,我们就抓紧翻晒 ,加快施工进度 。”张小飞告诉记者,冬季已经临近,每一个晴好天气都很宝贵。

      全长20多公里的堤防,通过填塘固基、堤防截渗,已经初具规模 。“堤顶路面宽度达4.5米 ,周围村民以后要抵达圩外的耕地的话,通过我们修建的上堤路翻过堤顶,驾驶一般的农用机都不成问题。”高宏建说。

      陈郢保庄圩沿途新改建泵站2座 ,新建涵闸13座,其中重建的曾台排灌泵站工程让高宏建记忆犹新。排灌泵站是本项目工程中最复杂、最关键的核心构筑物,而曾台排灌泵站拆除重博源国际程位于淮河大堤上,需要破堤施工 ,要求在一个枯水期内完成,且老泵站有灌溉要求 ,工程在去年10月开工,要赶在今年5月汛期来临前完工,单体体量大 、工期紧成为摆在眼前的问题 。为保证如期完工,施工方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 ,多头施工,今年3月完成所有水下主体工程施工 ,初步实现临时灌溉及排涝功能。目前已完成上部结构的装饰装修施工 ,现场正在进行设备的安装和调试。根据设计 ,该排灌泵站总装机量达2800千瓦,排涝面积约4.15万亩,灌溉面积约2.2万亩 。

      汪集村地处行蓄洪区,曾经一到汛期 ,这里的群众就需提前搬迁,生产生活受到影响。该村党支部书记李怀俊告诉记者,保庄圩的修建,给了当地群众满满的安全感。加之排灌站的修建 ,对本地防洪抗旱、排涝灌溉将发挥积极作用。

      据吴显福介绍,霍邱段的行蓄洪区工程已经完成进度85%以上,预计2025年行蓄洪区项目将建成见效,行蓄洪区防洪排涝能力将全面提升,实现行蓄洪区按计划运用时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有保障。

        XML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