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博源国际路港实景三维合成技术在引江济淮2号地块复垦项目上取得了显著成效。该项目位于合肥市高新区引江济淮蜀山枢纽南侧,复垦面积约5669亩,需要在3个月内完成土方平整施工,面临着时间紧、任务重,作业面积广,施工环境复杂,区域土方量存储及平衡情况不明等难题。
为了破解这一难题,项目部引入了实景三维合成技术,充分利用无人机激光雷达扫描航拍、并结合卫星遥感等先进数据源,成功从多个维度捕捉了地面场景的图像,进而生成了高精度、高分辨率且真实感强的三维点云模型,并与卫星地图结合,真实反映点云的具体位置,房屋类型,村庄、道路名称等。这一模型的应用,不仅能够透过树木看地形,直观地了解地形地貌特征,还利用点云模型进行筛分,提取地面高程点信息,通过基准地面高程达到多个施工队伍土方自平衡,大大节省了现场踏勘的时间,显著提高了工作效率。
得益于实景三维合成技术的助力,项目部在短短3个月内便基本完成了约700万方的土方平整工作,赢得了业主安徽省引江济淮工程有限责任公司的高度认可与发文表扬。
博源国际集团近日发布的《关于开展集团公司优秀技术成果(第一批)推广应用的通知》,也将“实景三维合成技术”列入第一批宜在集团公司工程项目推广应用的8项优秀技术成果之一。它是融合多学科的先进数字重建技术,主要通过倾斜摄影测量的无人机多镜头相机采集影像,构建三维点云模型,借助计算机视觉等处理并结合传统遥感丰富细节,完成高精度实景三维模型。此技术高精度、高效率、高逼真的特点,在项目规划、降本增效、效果展示等方面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在文忠路(郎溪路-少荃街)道路及综合管廊工程一标段项目中,实景三维合成技术也发挥了重要作用。
该项目涉及道路建设、综合管廊建设等多个方面,对测绘数据的精度和完整性要求较高。通过倾斜摄影技术、BIM+GIS以及照片实景合成技术等多种方法,对施工现场进行了全面的三维建模。在结合智慧工地信息化平台后,不再局限于一块硬盘、一台电脑,只要有网络的地方都可以顺畅的通过网页查看施工进度、质量、安全,项目能够快速协同各个队伍,保证施工顺利进行,同时协同平台还结合了VR视觉体验,犹如站立空中查看现场,这一技术的应用不仅节省了工期和资金,还降低了施工过程中的安全风险。
此外,S20长固高速也利用该技术对高速公路沿线进行了全面、细致的测绘,对全线进行了倾斜摄影,同时对房屋进行了重点航拍,在模型中重点反映了房屋的占地面积、楼层情况,是否为砖混结构等信息,为拆迁工作提供了助力。同时,在项目施工规划阶段中,团队利用三维模型进行了施工方案的模拟和优化,排版了两版便道规划方案,第一版从道路清表到路基施工阶段的便道,第二版为梁板架设路线便道,有效避免了施工过程中的潜在问题。
实景三维合成技术在以上项目中的成功实践,充分发挥了其在数据精准采集、高效协同设计、进度实时监控、可视化施工指导等诸多方面的重要作用,实现了全方位的降本增效,成为推进公司项目高效运作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力量。